“才艺教育”要因人而异,最怕短视贪多。“一技之长”不能只为考学,而是进入大学和踏入社会之后的立身之本。图为艺考生在中国传媒大学位于杭州的考场外候考。(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2月8日《南方周末》)
诸如区县比赛的奖项、地方电视台颁发的“希望之星”之类,考官们只会礼貌性地翻一下而已。
每年冬春的艺考季,动辄成百上千人竞争一个招生名额的场面很招引媒体。越多围观,越容易让人盲目跟风。作为艺术类高校教师,我有些话真想对未来考生的家长们说说。
先说现象:与前几年相比,选择钢琴作为才艺展示项目的考生明显增多了,但表现优异的人数比例并没有明显改变,不乏像敲键盘一样弹钢琴的考生。若问以前是怎样学的,多半答复是:三四岁就开始学,上初中因为学业繁重就搁置了,现为备考刚刚捡拾起来。
有考生把自己曾经的获奖证书拿来给考官过目,厚厚的一叠。家长们抱着“日后或许能用”的想法,竞相督促孩子满负荷学习各种“才艺”。每张奖状、证书都凝结着曾经投入的大量金钱、精力和期待。其实,除了极少数有权威性的等级证,诸如区县比赛的奖项、地方电视台颁发的“希望之星”之类,考官们只会礼貌性地翻一下而已。然而,“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学艺再刻苦,一旦荒废就成了沉没成本。到该“用”时,不少考生只得求助于考前培训班里一两个月甚至更短的突击练习,有人连唱支歌都要照着歌词看。要有收获必须得吃苦,但吃苦不必然有真的收获,也可能是一堆无用的证书和半生不熟的“多才多艺”。
“才艺教育”要因人而异,最怕短视贪多。
“一技之长”不能只为考学,而是进入大学和踏入社会之后的立身之本。但在现实中,许多家长为教育设定的终极目标只是“考上好大学”,对大学阶段以及毕业之后的状况一片茫然。在实际抉择时,甚至高考都显得太遥远,幼儿园阶段只忙着挤进重点小学,小学时的目标就是竞争名牌初中,“多才多艺”只是敲门砖。真能把才艺发展为特长的人极少,既要天赋条件又须得明师,还需专一持久。即便退求其次,只想有点美感熏陶,那也是“熟能生巧”之后的事,漫长的学习期多的是枯燥的训练。若战线拉得太长,有一丝兴趣萌芽也会被扼杀在疲于应付之中。
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吗?
让我很受触动的一幕:曾有一位考生唱了一首流行歌,唱得实在平平。问她为什么选这首歌,答说自己在学习压力大、孤独无助时,就依靠这首歌来缓解和安慰,说了几句竟哭了起来。可能之前从没有哪怕一位老师或长辈过问她的爱好,关心她喜欢听什么歌吧!考官们此时能给出的,也仅有同情而已。
即便侥幸进了心仪的大学,问题并没解决,而是刚刚开始。如今无论男女都怕“入错行”。什么是“错”?在宏观是行业没落,微观则是“累觉不爱”——只要个人没有兴趣和热情,入哪行都是错,北大清华也不乏厌恶所学专业的迷途者。问当初为啥报这个方向,回答是“我妈给选的”;再问“你自己对啥有兴趣”,答说“我也不知道”。迷宫般的“起跑线”,让长跑赛手们在刚出发时就耗尽了大部分能量。
家长若不了解孩子的天赋、潜力和兴趣,又不想让他们在竞相攀比的当前环境里被打击自尊,怎么办?这只能依靠家长优化自己的知识面和判断力,没有捷径。一般性的建议是:去试试身体感更直接的技艺——体操、芭蕾或者武术、戏曲身段等等——或挺拔、或优雅、或沉稳,或端庄,尤以身心专注力更宝贵。它们也需有一段集中投入的学习期,但即便日后不再继续训练,成果也不会被清零。若能进一步打磨进退应对的分寸感、待人接物的自信心,就更好了。
还需有心智和思维方面的奠基。有些小学生喜爱听故事,不妨鼓励他们自己去读故事,渐渐加长篇幅。长故事有助于形成广阔而不散漫的想象力。爱听音乐的还有许多优秀的音乐剧可选。中学阶段宜接受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让思考和表达更清晰、有条理。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不在惯常的应试范围内,在当前的基础教育中相对薄弱,但大学却普遍重视,日后会逐渐体现在招考当中。
长远而言,挺拔舒展的身体仪态、清晰有节的表达能力、严谨兼灵动的思维习惯既是工作生涯的共通素养,更是一笔永不耗竭的人生财富。
愿所有的努力都有应得的回报。
(作者为中国戏曲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