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浙沪初试新高考 优势不小 问题也不少
2017-08-21 10:41:57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长沙艺考网 【 】 浏览:328次 评论:0
原标题:优势不小 问题也不少

 在全家经历了史上最纠结的时刻之后,考生黎羽决定复读了。成绩不错的她高考发挥不怎样,只考了597分。这对她来说是个不上不下的分数,离985目标校尚有差距,能去的又让她心有不甘,自主招生也没能救得了她。“我还是复读吧,毕竟经历了这一遭对高考的套路熟悉了不少”,她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套路”对无数的高考学子来说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与其说是“套路”,不如说是“规则”。不再是过去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新的高考时代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和自由,如何用好新高考的规则是对学生、老师和家长的另一种考验。

高考改革先行试点的排头兵——浙江和上海的首届毕业生纷纷走上工作岗位。这一届学生从进入高中阶段开始采用的就是新高考的教育模式,作为新高考的第一届毕业生,他们走过的路受到了全国的关注。

“总的来说,在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年,浙沪两地的高考都完成得比较顺利,改革的目的基本都达到了,但也能看到一些改革当中的问题。”元培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洪文说。

有选择、有自由 改革“一考定终生”

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主要着重点在于实行“3+3”科目组合,取消文理分科和批次录取,将学考成绩纳入高考等。其目的在于扩大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权,增加高考录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洪文看来,浙江和上海的新高考基本完成了改革预定的目标,为后续改革的继续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次高考改革中,浙江采用的是7科选3科,上海采用的是6科选3科,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特长自由搭配考试组合。这让考生们拥有了更多选择自由。“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科目,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洪文强调。

他介绍,与选考自由相对应的就是学校开始实行走班制,学生具有更大的课程学习选择空间,从理论上说,这让更有效的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浙江省的选考模式中,三门选考科目考生有两次考试机会,再加上外语,共计四门,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传统高考“一考定终生”的风险。

最初,高考改革的最重要目标就是改变“一考定终生”的传统,让真正有才华、有特色的的学生都能进入理想的大学。现在看来,新高考在这些方面做出的努力已经获得了大家的广泛认可。

“不仅是在学校教育和课程设置上做了改革,在志愿填报方面,今年浙沪两地取消录取批次和基于专业填报志愿的模式扩大了学生对学校和专业的选择权,也有助于学生更加精准地找到契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提升了进入理想高校的机会。”

走班制 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尽管浙沪两地的新高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新高考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一观点,在最近举办的教育界研讨会上被专家们反复提及。其中,最让人质疑的便是被各方看好的走班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师资水平、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的局限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

“走班制”是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兴趣愿望选择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

这一教学方式既能因材施教,又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在国外许多知名私立中学被广泛采用。2014年12月16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高中教学方式的变化成为焦点。这其中就有走班制。

但在具体的学校工作中,走班制却遇到了很多困难。洪文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根据他们的调研,从目前许多学校的实际情况看,根本没有足够的师资来开设所有的组合课程。上海的6选3模式有20种排列组合,而浙江的7选3模式更是达到了35种组合,但大部分学校能提供的课程组合模式仅有7到8种,条件差些的学校甚至更少。

与此同时,大规模的走班制度也要求学校有更高、更复杂的管理能力,这对学校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洪文说,有些学校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采取了课程捆绑的模式,限定了课程组合的数量和内容,学生的选择权无法得到有效落实。

选考制 听上去很美

与走班制相配套的选考制度在落实过程中同样与预期出现了偏差。

选考制度在设计时的主要出发点是希望学生的兴趣、学科特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你擅长什么,你对什么感兴趣你就选考哪门科目。听起来很完美,但要知道,在中国许多家长的眼里,“喜欢不能当饭吃”。

“很多考生和家长在选择考试科目的时候,重点放在了哪个组合可以获得高分上,根本不考虑自身的兴趣特长和个人发展规划,这与选考制度的初衷完全是背道而驰的”,洪文说。

根据元培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调查数据,物理这门学科在浙沪新高考中就被许多同学“无情抛弃”了。由于很多学生觉得物理学科很难,在与其他考生竞争时会处于劣势而影响高考成绩,最终选择放弃物理。“作为自然学科的基础,物理教育的缺失将直接影响到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不利于考生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的人才培养”,洪文强调。

说好的减负和独立 都不容易实现

新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分担单次高考的压力,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中大教育考试教研中心负责人陈学崇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学校的具体教学和学生的表现看,高考的压力的确是被分担了,但是学生的负担却反而加重了。

中大教育是在江浙地区排名前列的高考培训机构,与众多重点中学有课程合作,对学生的课程负担,他们有详细的调查和了解。陈学崇说,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原本只需要在高三进行高强度的复习准备,现在这种状态将贯穿整个高中三年。

他表示,减负也好、选考也好,新高考的方向就是要让学生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真正掌握自己的未来。但高中生要真正独立思考、规划自己的人生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就现有情况来看,浙沪两地的高考志愿填报与生涯规划教育存在脱节现象。许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仍然处于茫然状态,缺乏对高校和专业的认识,甚至出现高考646分的考生填报独立学院的失误。

尽管还存在不少缺憾,但不管是洪文还是陈学崇,他们对新高考仍充满信心。陈学崇表示,浙沪新高考改革的大方向是符合我们国家教育发展方向的。作为高考改革的先锋,浙江和上海两地在新高考中出现种种问题也是正常现象。这其中既有高考改革制度本身仍不完善的因素,也有改革配套措施没有跟上的原因。

对于下一步改革的推进,洪文表示,业内有过许多研讨,但一切都有待改革实践的检验。他建议,要重点关注有效提升中学的师生比例和加强学校教学管理建设,保证走班制的顺利实施;还要真正落实中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和专业认知,加强选考和志愿填报的针对性。与之同步的是有效调整大学专业的选科要求,力求选科与专业之间具有较高的契合度,尽可能减少学生选考的功利性和盲目性。(记者 李艳)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浙沪初试新高考 优势不小 问题也不少 责任编辑:长沙艺考网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贵州2017年普通高考录取结束 录取.. 下一篇湖南高考录取工作20日结束 近期将..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联系方式

联系人:何老师 手机:13762725599

QQ:574735813

长沙艺考网,专注于长沙音乐高考培训-长沙声乐高考培训-长沙舞蹈高考培训-长沙播音主持培训-长沙音乐艺考培训-湖南音乐高考培训-湖南声乐高考培训-湖南舞蹈高考培训-湖南播音主持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