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高考报名11月10日开始,这些注意事项赶紧看过来
[作者:记者 黄京] [来源:三湘都市报] 2020-10-27 17:33:54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27日讯(记者 黄京 实习生 黄宇归 隆闻单)11月10日至11月20日是我省2021年高考报名时间。有哪些注意事项?考生需要做哪些准备?今天,湖南省教育考试院下发《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公布了报名条件、时间、缴费方式、信息采集、资格审查等重要信息。
【报名条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省报名,须符合相应条件
《通知》指出,具有本省户籍、具有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等条件的人员均可申请报名。外省户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省报名参加高考,普通高中应届、往届毕业生还须符合“自高中一年级起在流入地普通高中学校就读,取得就读学校学籍,并参加了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且其父母在当地居住(含就业状况信息、房产证或租赁合同等)1年期以上的条件。 中职学校(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普通中专(含中师)、成人中专、技工学校,下同)毕业生须符合“在我省中等职业学校连续就读2年以上(含2年),并具有就读学校学籍”的条件。中职毕业生,既可报名参加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也可报名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但二者不能兼报;普通高中毕业生只能报名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包括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开放教育在籍生)或已被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等不得报名。同时,我省不接受外省考生借考。
【报名时间】报名持续10天,须网上缴费
《通知》明确,2021年高考报名时间,我省统一为2020年11月10日至11月20日(不含双休日,少年班和数学英才班的报名及缴费时间集中安排在2021年1月11日至15日)。报名期间考生须登录指定系统办理高考报名手续,并缴纳高考报名费;参加普通高考和对口招生统一文化考试的考生(不含单考生、保送生、推荐免试生、各类单招等考生)还须在2021年4月10日-5月10日期间登录指定系统缴纳高考考试费,缴纳高考考试费后才能打印高考(对口招生考试)准考证。
考生须提前开通好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或银联网上支付方式,高考报名费、高考考试费、艺术体育类统考报名考务费均须通过网上自行缴纳。报名结束后,原则上不再接受补报名。
【报名提醒】身份证在2021年9月30日前不过期,3个报名缴费指定系统
所有考生均须参加高考报名。报名时须交验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身份证在2021年9月30日前不过期,建议办证时间不早于2019年1月)、高中(或中职)毕业证(本省户籍应届生凭市州教育局学籍管理部门审定的毕业生名册)或同等学力证明。外省户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高考报名时,还须提交其父母在当地1年期以上的居住证(含就业状况信息、房产证或租赁合同等)以及本人的学籍证明材料(高考报名资格审核表)。居民身份证是高考报名、考试、录取、大学报到注册的重要身份证明,考生使用身份证报名确认后,在进入大学报到注册之前,不要修改身份证的关键信息(如姓名、照片、性别、出生年月、民族信息等),以免造成信息不一致。
从2021年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计入高考录取总成绩,考生高考报名时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准确填报本人的选考科目。所有考生报名时,均须登录指定系统,在网上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报名缴费指定系统有3个,分别是:1.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生综合信息平台(网址:https://ks.hneao.cn);2.移动端APP:“潇湘招考”(APP请通过苹果应用商店、腾讯应用宝、华为应用商店或“考生综合信息平台”首页下载);3.微信公众号:“潇湘招考”。
考生身份证上的信息(包含照片、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公民身份号码、住址、签发机关等)由各报名点用身份证阅读机具直接通过考生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采集。其他相关信息由考生本人登录指定系统,凭登录用户名(身份证号码)和密码,进入网上采集系统,按照有关要求输入,实人认证须通过“考生综合信息平台”或“潇湘招考”APP进行操作。报名期间,考生可以随时登录指定系统修改个人信息(身份证上的信息除外)。考生在报名日期截止之前应如实、准确填写本人报名信息并认真核实,报名日期截止之后不再修改。
【报名要求】任何机构个人不得代替考生签字
《通知》强调,信息采集完成后,各报名点要组织考生本人对系统生成的报名登记表进行认真校对并签名确认,任何机构和个人(含考生所在学校及报名点)不得代替考生签字。
各级招生考试部门要按照报名条件和报名办法,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狠抓落实,严格审查各类考生资格,确保考生户籍、学籍及有关材料真实可信,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和社会稳定。杜绝往届生以应届生或应届生以往届生名义报名,杜绝考生重复报名,杜绝不符合对口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考生报考对口招生考试,杜绝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报名,杜绝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弄虚作假报名,杜绝冒名顶替者和其他不符合条件者报名;加强跨市(州)、跨县(市、区)的考生报名管理,杜绝违规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