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广东、江苏、河北等8省市实行 “3+1+2”模式!
2019-04-24 19:24:55 和讯名家
来源 | 新闻纵横
昨天(23日),作为全国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8个省份,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分别发布了本省的高考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3+1+2”模式。这也意味着,高考综合改革进入了由东部改革试点转向中西部推广的新阶段。
根据公布的实施方案,8省市的方案为“3+1+2”模式。“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一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
从2021年起,8省市新高考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成绩构成,满分750分。其中,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选考科目中,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自主选择的两门科目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对此,「看懂经济」邀请几位专业人士给出了自己的解读。
范亚飞
教育专家,留英教育学硕士,新东方校长,看懂经济评论作家
新高考政策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高考模式,其主要特点有:一坚持育人为本;二强化统筹规划;三促进科学选才;四体现教育公平。
第一3+1+2模式,语数外为必选科目,物理历史2选1,其余科目4选2。一共有12种组合模式,这种模式下学校可能会采取走班教学,学生会用更长的时间接触新环境。
第二是赋分法,考试成绩不单取决于孩子成绩,同时还与此次参与考试所有孩子的成绩有关,各个等级按一定比例分配赋分。
第三专业的选择,学生在上高中时要有自己的专业方向,以便确定自己的选课,部分大学的专业对选课是有要求的。学生要重视选科,一般选科要考虑个人兴趣、成绩、就业方向、老师推荐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四是严格的测试,由于合格性考试的出现,致使学生在高考前所有科目都必须达标合格,否则无缘参与高考。
高维森
中国高考规划行业联盟副会长,看懂经济评论作家
自浙江和上海从2014年开启高考改革试点以来,北京、天津、山东和海南也已经在2017年开始了高考改革。4月23日,全国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进一步扩大,8个省市: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发布本省市实施方案。此次发布的方案结合了之前的改革经验,围绕“逃离物理”这一普遍现象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整。
第三批高考改革方由原来的“3+3”调整为“3+1+2”,其中3为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使用全国卷;其中1为选择性科目,必须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如此一来,既避免了之前改革中出现的“逃离物理”现象,同时页给孩子们相对自由的选择空间,对于高中的教学压力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不仅如此,在成绩计算上也进行了调整,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均为100分,其中物理、历史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以等级分计入总分。可以说这次改革是针对前两次改革的优化,这样的设置既考虑了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依旧给予学生们充足的选择空间,应该说此次改革实际上反映了我国对人才培养的真实要求。
欧阳国仁
文化教育专家,研学旅行专家,看懂经济评论作家
按理说,高考是选拔优秀人才或优秀人才苗子的,本不应作为一种竞技方式而存在。可是现实中,在没有别的好办法能代替这种方式的时候,高考又以一种特殊的竞技方式而存在着。只不过这种竞技,比别的竞技更残酷,因为它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一个家庭的命运,甚至祖祖辈辈的命运。
既然高考作为一种竞技方式而存在,那么,它就具有竞技比赛的一般规律,比如,优胜劣汰,承担风险,等等。但是,目前这种特殊的竞技方式不尽如人意,很难保证“优胜劣汰”的公正和公平。如果高考能向其他竞技项目学学,以多样化的方式出现的话,高考这出戏会演得更好,更受民众的信任。
就拿艺术生、特长生的招生考试来说吧。众所周知,目前许多考生和家长都把目光瞄向了艺术类,其原因是艺术生的录取分数低;考生考试的“灵活性”大,暗箱操作的机会多。正因为这种考试的不合理之处太多,前几年关于艺术考生实行统考的呼声很高。但不知何因终究没能实行,实际上,有些考试可以先走入全国统考的行列,比如美术类专业考试,各个高校的考试大同小异,实行全国统考完全可以。
总之,一句话,既然高考作为一种竞技方式存在着,那就别太简单了,至少别简单得让人一辈子噩梦不醒。现代化的头脑,现代化的设备,现代化的办法有的是,就看咱想不想用,敢不敢用,能不能快点儿用。此次高考改革算得上是一次积极的尝试。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央行观察
|